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11月26日,在郑州举行的黄河通航及生态航道建设调研工作座谈会,再次引起人们对黄河通航的热议。通过航道疏浚、河势控制、码头建设等系列举措,可以把黄河河南、山东段打造成整体Ⅳ级、局部Ⅲ级航道标准的生态航道,从而打通内陆城市出????;嵘?,专家的设想让人振奋,但沿着黄河乘船入海真的能实现吗?
通过黄河通航打通内陆城市出海口
座谈会上,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良介绍,通过航道疏浚、河势控制、码头建设等系列举措,可以把黄河河南、山东段打造成整体Ⅳ级、局部Ⅲ级航道标准的生态航道,从而打通内陆城市出??凇?/span>
此举的意义在于打造郑州等沿黄中心城市黄金水道,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构建绿色安全综合交通网络。
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慧云表示,黄河通航涉及交通、水利、生态等多个部门,应将黄河通航纳入河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发展规划当中。
除了显而易见的效果,河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梁险峰认为,黄河通航有利于助推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梗俳诖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和中部崛起将发挥更大作用。
为何黄河无法像长江一样通航?
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大江大河都担负着内河运输的重要作用,那么为何黄河无法像长江一样实现通航?
主要原因是黄河流域几乎全部位于秦岭淮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缺乏降水和支流的补给,多年平均径流量只有长江的1/20,水量本来就少,而且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导致隔三差五就要断流,根本无法通航。
当然黄河不是从头到尾都这么虚弱,在占总长度近2/3的上游河段水量还是很汹涌的,但是崎岖的地形和巨大的落差,更适合修水电开发水能,只有在甘肃和宁夏等地较为平缓的河段,勉强可以看到传统的羊皮筏和小型船舶通行。
交通运输部曾发布《报告》,2030年实现黄河通航达海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8月,沿黄九省区曾共同签订《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
当年的8月下旬,沿黄河流域九省区代表齐聚兰州,举办了我国首届黄河航运发展论坛?;嵘希坪恿饔?个省区航运管理部门及交通运输部黄河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联合签署了《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启动了黄河航运联合开发建设序幕。
交通运输部《黄河水系航运规划报告》显示:2020年前将实现黄河区段通航,能够行驶300吨级船舶;远期目标为:2030年,实现黄河通航达海,通行300至500吨级船舶、船队,形成现代化水上运输新通道。届时,黄河将成为我国北方水运的黄金通道。
为此,沿黄九省区确定了“近期区段通航、中期区域通航、远期全线通航”的黄河航运发展目标,提出了“统一航运规划、统一港口开放、统一码头标准、统一船型标准、统一航标模式”的整合方式。
具体如何规划?将从点到线,通过重点段落逐个打通
在当年的发展论坛上,专家认为除了千年以来积累的古代航道基础,黄河航道并未系统全面地被开发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座水利枢纽工程横截黄河,由于当时的工程建设没有考虑到通航问题,这些设施仿佛一座座栅栏将黄河航道硬生生地割裂开来。黄河航道日益衰落,现分段通航里程累计仅1900余千米,不足干流河道总长的40%。
总长2325千米的黄河甘、宁、内蒙古三省区段,基本具备通航条件?;坪釉诖肆骶ㄆ皆湍诿晒牌皆?,又受到大面积沙洲的缓冲,河水缓缓而下,黄河在这里格外温顺。
基于此,《黄河水系航运规划报告》指出:分段实施,兴建一段投产一段,逐步达到全线通航。三步走的航道建设战略将顺流而下,从上游的河套地区,到中游的豫陕晋,最后延伸至源头青海和入海口山东,从点到线,通过重点段落的逐个打通,贯通整个黄河航道。
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黄河水资源匮乏问题,专家指出,经过合理调配,加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实现,保证通航用水是完全可能的。目前黄河已经十年不断流,通过“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科学管水”,2030年黄河干流保证流量完全可以满足航运需要。
黄河航运自古就有,最早可见于春秋时期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关于黄河中游航运的记载是春秋时期发生于黄河小北干流段的“泛舟之役”,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远距离大规模的水上运输。
京包铁路通车之前,黄河晋陕峡谷的水运很发达,对内蒙古和中原、陕西和山西等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坪咏孪抗茸畲蟮乃苏习呛谄俨?,通过壶口瀑布的方法是“旱地行船”。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可能是水上运输通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从而使吉县东龙王迪成为该段黄河重要的水陆码头和商业较为繁荣的集镇之一,正常年景路经东龙王迪码头的船只达4000~5000只。
现在随便翻开黄河晋陕峡谷两岸任何一个县的县志,都可以找到关于黄河航运的记载?;坪尤畔康匿钤耸加谇兀?、魏、晋、隋、唐、宋等朝千余年。
汉唐时黄河年漕运高达400万~600万石。北宋以后,经黄河三门峡漕运的规模就比以前小多了,清乾隆以后黄河漕运逐渐终止。
黄河三门峡漕运的变化与黄河含沙量密切相关,由于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使得本来就难以通航的三门峡地区在隋唐以后就更难通航了。